9月12日北京服贸会公共卫生高峰论坛期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2-2023年第二批十大成果》。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市卫健委钟东波书记等领导向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保国团队等十个研究团队颁发了十大成果奖牌。
获奖团队紧紧盯着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的需要这一重大需求和临床问题,持续创新和不断探索,分别在肿瘤、生殖健康、神经精神疾病、口腔修复、医学影像、严重创伤和急救等方面对诊疗技术、医疗设备、体系建设、转化应用等方面做了创新性研究,提高了诊治能力与水平,并积极推广应用研究成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团队的精神和成果体现了首发专项的宗旨和发展方向,“厚积薄发久为功,始终如一为健康”。
首发专项在2012年由首都医学发基金(首发基金)转型而来,是国内第一个由市级财政设立的临床研究专项。首发专项一直坚持解决来自于临床需求的科学问题,开展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及医学人才培养。近年来,进一步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四个面向”精神,在首都人民健康的重大需求上下功夫,树立了临床研究的大旗,获得了医务工作者的支持和参与,为首都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疾病防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自2012年以来,先后累计支持了8轮2581项研究项目,支持经费达10.2亿元。
北京医学教育协会作为首发专项的项目管理团队,在市卫健委科教处的指导下,组织专家在2023年第一批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历年项目成果,经初步筛选、专家初评及终评等多个环节系统和周密的工作,向卫健委提交了“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2-2023年第二批十大成果”项目建议名单,包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保国团队、王建六团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杨瑞杰团队、李蓉团队,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孙玉春团队,北京友谊医院王振常团队,北京安定医院王刚团队,北京儿童医院郑胡镛团队,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杨新健团队和北京急救中心张进军团队。
2023年服贸会发布首发专项第一批十大成果后,获得了社会各界特别是首都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支持和重视,极大的提高了首发专项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对临床研究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2012-2023年第二批十大成果发布
9月12日北京服贸会公共卫生高峰论坛期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2-2023年第二批十大成果》。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市卫健委钟东波书记等领导向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保国团队等十个研究团队颁发了十大成果奖牌。
获奖团队紧紧盯着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的需要这一重大需求和临床问题,持续创新和不断探索,分别在肿瘤、生殖健康、神经精神疾病、口腔修复、医学影像、严重创伤和急救等方面对诊疗技术、医疗设备、体系建设、转化应用等方面做了创新性研究,提高了诊治能力与水平,并积极推广应用研究成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团队的精神和成果体现了首发专项的宗旨和发展方向,“厚积薄发久为功,始终如一为健康”。
首发专项在2012年由首都医学发基金(首发基金)转型而来,是国内第一个由市级财政设立的临床研究专项。首发专项一直坚持解决来自于临床需求的科学问题,开展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及医学人才培养。近年来,进一步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四个面向”精神,在首都人民健康的重大需求上下功夫,树立了临床研究的大旗,获得了医务工作者的支持和参与,为首都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疾病防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自2012年以来,先后累计支持了8轮2581项研究项目,支持经费达10.2亿元。
北京医学教育协会作为首发专项的项目管理团队,在市卫健委科教处的指导下,组织专家在2023年第一批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历年项目成果,经初步筛选、专家初评及终评等多个环节系统和周密的工作,向卫健委提交了“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12-2023年第二批十大成果”项目建议名单,包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保国团队、王建六团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杨瑞杰团队、李蓉团队,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孙玉春团队,北京友谊医院王振常团队,北京安定医院王刚团队,北京儿童医院郑胡镛团队,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杨新健团队和北京急救中心张进军团队。
2023年服贸会发布首发专项第一批十大成果后,获得了社会各界特别是首都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支持和重视,极大的提高了首发专项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对临床研究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学术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