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日,由北京医学教育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主办的北京市级继续医学教育教育项目“2024风湿病规范诊疗提高班-肝损伤专题”在北京成功举行。
此次培训班作为京津冀精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旨在强化风湿病学专业医务人员的理论基础,促进风湿病学与肝病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培训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风湿免疫病、肝病专家授课,来自京津冀及全国各地逾14000人次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在线学习。
协会郭乡平秘书长在致辞中强调针对医生这一职业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期待通过本次会议为风湿免疫疾病领域医务人员引入MDT诊疗思维,推动风湿病专科发展,树立风湿专业继续教育培训新模式。
北京协和医院杨华夏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小霞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李彩凤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王北教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刘晓敏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孟娟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蕊教授分别进行会议主持。
讲者授课环节内容丰富,聚焦于风湿疾病与肝功能异常的关联,各位专家的分享和讨论涵盖了从基础定义到最新研究成果的广泛内容,体现了这一领域的深度和复杂性。
协会风湿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张奉春教授以“自身免疫性肝炎诊疗再认识”为主题,加深了听众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认识,特别是其与结缔组织病之间的紧密联系,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谢雯教授,解读了最新版《抗风湿病药物性肝损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为抗风湿病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提供了权威的指导,同时还结合个人经验分享了实用的治疗策略和风险管理。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陈华教授分享了《EULAR干燥综合征研究进展》,揭示了这一疾病在我国的高发性,并介绍了包括疾病定义、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治疗策略及诊断方法在内的国际上的最新研究情况。
北京世纪坛医院风湿免疫科王玉华教授对《风湿免疫病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这篇数据来源横亘10年、共纳入116308例患者的多中心研究论著进行解读,强调了风湿免疫病与肝功能异常的紧密联系,特别是肝脏作为风湿疾病最容易受累的器官之一,提示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免疫系统疾病相关的肝损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三科曹振环教授做“风湿疾病相关肝损伤”的主题分享,进一步梳理总结了风湿疾病相关肝损伤的类型、临床特点及诊疗思路,进一步强调了风湿疾病相关肝损伤的重要性,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讨论环节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潘丽丽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姚海红教授、北京医院赵丽珂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郭军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万瑾教授等多位专家围绕风湿免疫疾病治疗过程中用药策略以及保肝药、抗病毒药的合理使用等临床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不仅解答了诸多临床疑问,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启示,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最后,张奉春教授对本次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总结,对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了祝贺。继续教育平台围绕基层开展,基础教育、提高教育应该得到重视,本次会议提升了与会者对风湿疾病及肝损伤的认识,希望未来能够继续举办更多类似的学术活动,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继续医学教育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