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医学教育协会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协会动态 >> 正文

成功举办首期临床研究科研助理能力提升培训班

来源:admin时间:2025-09-04

筑基赋能梦想起航——

成功举办首期临床研究科研助理能力提升培训班

  科研助理作为临床研究团队的核心支撑力量,在提升科研团队整体效能、保障临床研究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系统提升临床科研助理的岗位胜任力和职业发展潜力,北京医学教育协会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首期临床研究科研助理能力提升培训班。本次培训汇聚了来自33家医疗科研机构的111名学员,涵盖医院、研究所、高校等多类型单位,充分体现了培训的广泛代表性和行业影响力。

  培训班采用”三阶段进阶式”培养模式,针对科研助理队伍专业背景多元、工作经验差异大的特点,科学设置了19讲精品课程。培训内容全面覆盖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项目申请立项、伦理审查流程、项目启动实施、材料采购规范、过程监督管理、经费合规使用、成果转化应用等等。培训邀请了来自16 家医疗科研机构的一 线专家进行授课。

  北京医学教育协会毛羽会长在开班仪式上强调:”科研助理不仅是科研工作的辅助者,更是科研管理队伍的重要延伸,在项目一线发挥着协调、监督和质量控制的关键作用。”

毛羽会长致辞

第一阶段(2024.12.6)筑基工程:聚焦科研助理角色认知与基础能力建设。北京医院张鹏俊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 院郭水龙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杜君研究员、北京医院于玲玲研究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海燕研究员、北京协和医院刘玉霞 研究员和北京医学教育协会房涛研究员先后就科研助理岗位职责定位、项目管理规范、经费使用准则、科研诚信体系、成果转化路径以及科研安全管理等内容分别授课,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案例分析, 引导大家认识、了解和热爱科研助理这一岗位。

一阶段专家授课

第二阶段(2025.4.23)进阶提升:深化项目申报与启动阶段专业能力培养。北京医院张弼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訾明杰 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孔双蕾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杨研究员、北京积水潭医院刘阳研究员、北京朝阳医院王淑民教授就科研项目申报材料准备、临床研究注册、采购规范管理、伦理审查流程、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要求以及学术会议的组织等做详尽讲解。

二阶段专家授课

第三阶段(2025.8.27)实战精进:强化项目实施与成果转化能力。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李会娟主任、北京悦和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司丽春总经理、北京重症超声研究会胡朝晖编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新娅研究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媛研究员分别就从科研助理视角看临床研究实施流程、生物医学专利管理、学术论文投稿审核、课题全周期管理、科技成果奖申报做授课。特邀两位来自一线科室的科研助理现身说法做经验分享,如何参与科研项目,做好辅助工作。

三阶段专家授课

科研助理经验分享

培训采用”理论+实践”、”讲授+互动”的多元化教学模式,针对科研助理工作的常用技能和实践能力进行课程设置,旨在系统化、专业化提升科研助理的综合素养与实战能力。参加培训人员反映培训班的课程内容贴近实际,摆脱了碎片化的知识获取方式,系统构建了科研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掌握了规范化工作流程与关键节点,提升了跨部门协调沟通能力,增强了职业认同感与发展信心。全程参加三个阶段培训且考核合格的学员,获得了“临床研究科研助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证书 ”。

近年来,国家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研究质量方面出台了许多有益的政策,科研助理人才越来越被重视。首期临床研究科研助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已圆满落幕,北京医学教育协会将持续完善培训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模式,深化标准建设,搭建交流平台,为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科研辅助人才队伍提供有力支撑。

学术部、培训中心供稿

2025年9月1日